大指挥家

配合疫控,我部职员暂在家办公数日。

晨起,领导对值班人员报送材料不满,材料报送群久久无人响应。我勿忙改之,领导复不满,我又勿忙改之。

专职下属见状私言:汝更正材料无参考价值。我回复:先做了再说。结果出人意料。材料顺利通过,他大为错愕。

惆怅万千。甲方客户上月绩效倒数,领导亲上前线指导工作。我部做为乙方,材料报送群竟久久无人响应。这予人一种什么样的专业取态?马马虎虎,敷衍了事?远程办公缺乏有效监督,专职人员多次未响应客户要求,反而对上级领导服务居高临下点评?浅薄自大还是心境使然。

随后,其又对材料报送系统更换一事,报怨诸多。

“我们为什么要更换业务系统?材料报送群不是好好的吗?”

“我们不用每个人都加入业务系统吧,一个人加入就够了。”

针对以上问题,我通通回复:领导安排之事。他竟未领悟,仍然喋喋不休。

更换业务系统,单位可能有要求,领导可能亦有想法。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存在信息差;一个人加入业务系统,公司势力便略显单薄。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思考不全面。

所以,寡言有时也是自我保全与职场智慧。比起位卑指挥家,我们更需要执行力高效战士。

为何其对领导安排之事如此消极抵触,自以为是,自作主张,大有你在教我做事之态?正所谓小事不足挂齿,大事不足,败事有余。

差别妄想

下属强行离职走后,招聘之事愈发紧迫。招聘薪资过低,门可罗雀。偶有人应聘,不是爽约就是相差甚远。

是日,一应聘者技能对口,工作两年,尚属立即可用之人。其面对值班生怯,我闻其薪资期望生畏。

公司值班时间安排,近来多位应聘者重点询问。这其实是一件好事。年轻人对于不符合规则的(无偿)加班有了思虑与选择,我们的职场环境是否慢慢向好转变?侧面讲无偿加班套路可能存在于大部分企业,着实悲哀。

应聘者以往薪资比我目前薪水还高。行业环比,水分严重。一是两年从业经验,资历尚浅;二是本人十年从业经验,部门总监之位却难敌新手职员。当然她所言亦可能属实,我公司薪水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回归现实,我仔细核查她老东家招薪水平,后者存在可能性极低。我们找工作薪资索取区间应该如何把握?部分公司招聘现已使用银行流水与个税记录佐证。

人员招聘无望。下属倒是积极建言:现今工作量,我们几人可以扛下,公司能否为我们加薪。不禁莞尔。我复他:我向领导申请。

此人平日工作推三阻四,业务内容质量低。其工作期间玩手机,老板早已不顺眼提及多次。这是我管理失责,严厉批评走人与同等价位职员何觅,两者如何平衡?畏首畏尾其实也有诸多考量的良苦用心。

每当我为他安排工作任务,他总会假装报怨,老板何时为他加工资。每次我们商议一个工作难点,他总是过度高估自身实力。他的逻辑思维是工作加量等于加薪。我们应该思考,工作实力强劲基础上的聪明还是工作实力微弱情况下的聪明,谁更有话语权?

每个人所处位置不同,思考问题完整性可能亦不同。我没有过多理会他。一方面公司常年安排他部农机宣传任务,导致我部从事本职业务人手严重不足。近段时日,我多线作战,心力憔悴;另一方面以他平日工作表现,并不能胜任,业务服务质量难以保证;更重要的是,我部利润微薄,减员缩支无疑天大好事,至于加薪肯定天方夜谭。目前,工作合量又保全自己才是平衡;否则,工作加量、加薪无望、服务低劣迟早分崩离析。

我们思考问题,切记不要差别妄想。

动物凶猛

本月,服务单位绩效排名倒数第一。类似情况也曾发生过。上次由于我疏忽大意,此次我有些不明所以。一定是客户人际关系恶劣、业务敷衍等原因所致,我们提供的服务非常基础,业务质量提升全靠客户自身工作努力,否则他们为何不开罪于我?

虽然此失有我们内部管理极大原因,但做事总爱找各种理由推脱,以前如是,现今亦是?此举无疑负面心理累积。我得彻底杜绝此类思想,完全自我反思。

我仔细查阅以往业务内容,我方疏漏不多,可这也不能作为我怪责别人的理由。难以否认,我们的服务质量确实需要提高才行。

回家路上,我安排专职负责人员调整工作方式。同时,我还特别提醒她,平日要多以我部主营业务为核心,领导安排农机宣传副业诸事稍缓。一是主营业务才是我部生存盈收之道;二是长期顾及失彼,导致本业荒废,一片美意终换失职之责,岂不悲哉?

下属复我,本月工作内容基本为农机宣传。闻此,我不禁悲凉从中而来。我部利薄位微,他部杂事不论对口与否,全部交由我们分担。得力干将宣传农机,我替行政人员招聘,余下混水摸鱼之人做本业,服务质量如何提高?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?

我时常想公司的分工安排。一个部门利润微博,是否理所应当分担其他部门业务职能?从整体利益思量,这是大局意识;从员工角度出发,这可能就是压榨。部门利润微博,责属员工?公司是否又愿意投入深耕?

领导曾问大家是否愿意尝试跨界,我告诫下属,说话要谨慎小心。员工在本职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,我肯定欢迎,如果你要做其他部门之事呢?年青人不知事。自古锦上添花易,雪中送炭少。

现在她总算明白了。经常休息日加班做其他部门公事的她只拿一份工资;作为专职技术经理的我被动接受人事招聘。职场没有老好人,人善遭人骑。我只能常交待她要多注意身体。

富贵如龙

甲方下午来公司考察,领导临近中午才告诉我。我司向来不重视待人接物。一切向钱看,以业务为导向。小企业文化培养是否真得不重要,值得我们思考。

该客户做为长期合作伙伴,可作文章不小。我着急忙慌准备汇报材料,思考几个方面:一是汇报材料必须思路清晰;二是汇报材料如何选择重点;三是内容精简,不啰嗦也不夸大事实;四是工作成果要突出,最好文本载体反映。

时间有限,我刚把汇报材料整理完毕,下属就来找我签字,办理离职证明。她将交接资料给了同事(她其实没有多少资料需要交接),同事回复并无此事。不禁感叹,好聚好散,离职为何不体面一点?她工作期间经常把玩手机,公司从未责罚,可谓仁至义尽。其离职申请不足一月强行要走,年近三十如此任性而为,给我和公司带来不少困扰。

恰巧,客户已到,领导催我外出接待。我手机告之她,关于离职注意事项,至于签字,我回公司再行办理。我不知何时返归,她亦知此乃托辞。为人方便,予自己后路。世间之事,哪有那么多我行我素?

客户接待于我看来,准备极其不充分。这是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所决定的。一是我只准备了总结汇报材料,其余报告均未打印装订,不便领导参观,全面了解情况。会议期间,文稿不足,幸亏主要领导拥有材料阅读,但陪同领导只能听讲解;二是参观与会议安排无预案计划,客户单位哪些人员参会?参观专业讲解人员、会议室投屏技术支撑人员、会议座牌,茶水服务人员、餐食筹备人员基本由一人兼任处理。会议期间,我叫错了客方领导名字(我曾多次询问本司领导,客方哪些领导参会?避答无果)。防人之心不可无,择主忠心要稍留。心有余力不足,不必过多自责。

我有些紧张的汇报了工作情况。合作伙伴发言总体称赞服务,局部瑕疵需要提高诸类。大家不外乎都是低预算高标准,这是中国人的场合表达。随后闲聊,我才发现此项业务成本比自己以往预想得要高,国与国之间芯片暗战,对于市场冲击太甚。硬件涨价,业务就可能面临亏损。营商环境不佳,企业活得艰难,不过高收益总不可能完全不承担风险吧。

晚间就餐,领导禁止我饮酒。诸类事件,我曾遇数次。作为东道主,回家不用开车。为何禁止饮酒?此举令人极度费解。节约酒水钱?害怕我与客户打成一片?甲方强烈要求陪同,我遂得饮。

席间,我除了应酬,还为客户添茶倒酒。这是一个男人应有的社交情商。我司领导爱谈论产品服务,客户领导爱谈论自身业务,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,话题有时候真的存在门槛,我们谁都不可能轻易进入对方的世界。有时候,我想吃饭归吃饭,生意归生意。工作比生活重要?还是生活比工作重要?十句话有八九句话谈工作,可能还不如先交个朋友再谈工作,将工作无形融入生活。否则,事事皆为利往,人生有什么乐趣。

客户因业务对口与工作量争得面红耳赤,我尴尬围观,原来职场哪里都一样?人际关系处理、工作利益权衡争夺,如何保全自己才是生存王道。

偶尔,他们让我插话聊聊。在严格遵从应酬规则的情况下,我不知不觉也有现场表达欲,酒局应该人人平等,冰冷世事常常事与愿违。领导数次转拉话题,这是一种地位压制还是话语权抢夺。事后思之,我应该尽量克制自己,羽翼未丰,低调行事。我们不得不承认,拥有社会资源调配与协调能力之人,话语权往往越重。正所谓,富贵如龙,游尽五湖四海。贫穷如虎,惊散九族六亲。切记,人微言轻;位卑言高,万万不可。

逻辑思维

农博会策展首次会议宏观分工定任务,我部负责主题内涵不明,导致工作进展缓慢。我随即邀请业务负责主管开会商议,以便大家对相关业务具体明晰。简单明了,我部负责农博会参展两本宣传册。一是智彗农业系统;二是智慧农业产品。

近期招聘事务繁重,我将此事安排给了下属。下属运作数日,她告诉我:此事大部分工作需要交由外包设计公司完成,我们只需负责业务终审把关。我暗自思度,诸多工作由外包公司解决,无权决策之事乃八面太极,协调繁多若烫手山芋。

我再次联系业务负责主管商议,领导能否直接决策,以便我们提升工作效率。一方面外包业务涉及经济往来,容易引人猜忌;另一方面外包公司首选,领导自有定夺,我们不必多此一举,白白浪费辛苦工作。其婉言,领导无相关资源运作。或许宣传册直接交由外包公司也不省心,还需有自己人把关,此乃万无一失双保险。只道业务负责主管才是对口专业,事务为何交由我部门外汉?万事都有自身存在的合理性。

我和下属联系了多家宣传画册设计公司,协同业务负责主管决策。其间,我们对宣传画册设计价格、画册页数、制作工期、印刷时间、产品拍摄等初步了解。你一言,我一语,相关信息在大家心中都有大概把握,一是领导知晓;二是突出我们近期之工作。

面谈几家设计公司之后,我便有些乏了。一是我们仿佛在黑暗中胡乱摸索。信息量巨大,思维却混乱零散;二是我们没有一个整体需求思路,供应商随意投喂式供给讲述,每次我们都说后续联络而无果,供应商也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?供应商如果改进供给方面或者可以更好解决用户痛点。比如提供详细需求报价清单,定制服务、样册模板等。知微著见,这是判断一个公司专业与否的流程链点。

我让下属暂时停一停,我从头梳理工作思路。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如有理有序做事。利用脑图逻辑思维,大家是否经常用到呢?

一是总体工作思路。农博会参展,我部需要制作两本宣传画册。一本是智彗农业系统;另一本是智慧农业产品。这两本宣传画册均由外包设计公司制作(设计公司需要考虑是否能够拍摄产品)。选择一家外包公司(设计兼顾拍摄),选择两家外包公司(设计与拍摄分别独立进行)。

二是宣传画册工作。两本宣传画册本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开展工作,我部制作的两本宣传画册大体要求一样,我们考虑几个方面:1.宣传册资料收集。此乃大楼根基,材料齐备才能修建更高的楼;2.宣传册内容排版。我们怎么做?宣传册效果如何?3.宣传册页数;4.宣传册展示产品,其决定宣传册配图、布局等。

三是外包公司供给。外包公司为设计公司与拍摄公司。这里我们统合外包公司供给职能:1.宣传画册设计(单页报价、设计次数);2.制作工期(设计时间、印刷时间),需要与农博会进度适配;3.图片报价(拍摄与制作)。

弄清总体思路,我才发现工作为何进展缓慢。宣传画册制作与选择外包公司是双向互动,我们明白需求,他们才理解供给。我们基础工作什么都没有做,外包公司怎么知道提供什么服务?目前,我们首要任务是做好资料收集与排版,外包公司才能精准提供服务报价以供领导参考决策。

正所谓,好事多磨。

求贤若渴

行政人员没有答复职员离职时间,他将皮球踢给我。下属没有什么重要工作交接,行政人员不想得罪人,所以换我做恶人。

下属态度强硬告诉我,她报的职技培训下周开班。我复她:“正常离职通常是一个月,我这边招到新人,你马上就走”。

此举无疑规则行事,缓兵之计。部门人员减额,任务平添,多名下属已私下向我报怨。

她:“职技培训已安排上课时间,我这段时间准备换房搬家”。

无言以对。毫无职业道德不言,她的思考从头到尾似乎只有“她”。我不想通过其他方式给她穿小鞋,一是这些破事本就不属于我的职权;二是鱼死网破、鸡飞蛋打之事破坏心情,提升血压。此人平日工作时间常玩手机,不管她到哪里都一样,天道因果循环。

此时,我应心无旁骛解决人员增补问题。公司大举招贤纳士,多日跟进无果。领导急切,我亦紧迫。有日,我拨打了几十位应聘者电话,结果只一人前来面试。薪资过低肯定是根因。除此之外,我想到了许多事。

一是招聘数周,行业公司与求职人员基本了解完毕。招聘平台大数据让我对本行产生了更宏观深入的认识。一方面行业公司较多,但小而杂;另一方面,高质从业人员较少,高龄求职人员较少。这于行业老鸟是好事还是坏事?公司领导经常批评本行不赚钱,卸磨杀驴,我们从业者是否也要妄自菲薄?薪水低导致人才流失还是公司高端人才需求量不大?公司只需要更换低端适配职员还是高端人才威胁管理人员地位?高龄人员求职都是内推还是彻底被职场抛弃?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作职业规划时思考。同时,招聘若遇到公司在职员工简历是否应该思考调整企业管理内控?另外,企业必须重视保护网络数据安全。

二是求职人员简历包装过度。我从浏览的几百份简历中归纳总结了几个方面:(一)求职者三年更换四五份工作之人比比皆是,技能浅尝皮面不言,过往职位不是公司总监就是项目经理,此事从升职常态时长可见破绽,薪资背调颜面全无;(二)求职者不论工龄长短、行业水平,薪资要求往往破万。部分职员甚至误以为薪资与工龄长短挂钩,从业时间越长,工资越高,这两者其实没有必然逻辑联系。当然,此中也有一定现实考量,现今物价、房租过高,低廉求薪连自己都无法养活肯定不行(拉升行业薪资是好事)。反之,过度不切实际漫天要价也不行;(三)求职者对于项目的理解与自我加戏。部分求职者介绍项目经验之时,照抄项目简介,企图打造全职之能。部分求职者仅仅参与项目一部分工作,便将自己打造成总工或者项目经理。两年工作经验已是几十个项目大佬?我们何时才能不如此浮躁。

三是项目一缺人手,公司招聘就迫在眉睫。虽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但也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。大公司注重企业沉淀与人才诸备,小公司注重业务风口,活下来是关键。招聘人员对于小公司是家常便饭,除了营造良好职场环境(人文关怀、职业培训、业务机制等),储备人才更是困境。一方面人才储备需要大量资金,培养人才流失风险不能完全规避;另一方面公司常年跟随风口跑,人才只作一时之用,储备消耗不若现招实惠。

农博会

顺应公司发展战略,部门优化。我还未转岗,领导便交待了一项新任务:农博会策展。言中大意我为总策划,其余诸事未多表,令人迷糊。

我查阅策展相关资料。一方面丰富自我,多学习不是坏事;另一方面胸有成竹,事半功倍,亦当积极顺应转岗之为。

时光荏苒,农博会策展排上日程。此事本是公司其他部门主营业务,无奈我部利润微薄,不得已随大流。他部主管与我关系较好,我们私下碰了碰头。策展一事,他竟一无所知,我只知大概:我们要去农博会参展。领导虽然言名我为展会总策划,但事非我部主营,抢功之事万万不可,再者隔行若隔山,吃力不讨好。群龙怎可无首?我建议他与领导沟通。领导回复,明日公司召开策展研讨会。

归家路途,我部职员咨询策展具体事项。我简复,明日再议。领导交待事务含糊不清,我也困于此病甚久,尽量自纠。一方面公司事务繁多,不可样样躬亲,安排事务可能就显得不够深度专业。另一方面,事务未经总易轻看,处事内理复杂不明,有些事需要调集大量资源解决,下属久久未解之时,处事能力不可偏见,无心做事则另当别论。

下属之问,令人惆怅。我应尽量避免总策之职。一是本职鸡肋业务利薄,总归属于自己的鸡腿,肉少也香。近期下属离职,人员空缺,双线作战得不偿失,我们只能作为参展补充;二是江湖凶险,套路满满,我与他部人员共事多次,嘴上功夫到位,缺乏真抓实干,总策之冠若戴,我们无异牛马,甩手掌柜岂不坐收渔翁之利?三是我仔细思索了一下参展流程,时间、地点、主题、展位布置、产品展示、策划人员支持、技术人员支持、商务采购支持、后勤保障支持等诸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,公司成本与预算冲突,如何拿捏?尽力而为,无愧于心便好。

领导在会上讲解了三方面。一是展会时间不明、地点不在本市(暂且不明);二是农博会主题:智慧农业系统;三是明确责任分工,突出亮点。

1.展会时间不明,我们提前准备是好事,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;地点不明亦不麻烦,我们提前规划布置展馆(了解展馆大小、如何布局、线路布置、产品展示等等)。展会地点非本市,令我想起往事。多年前,我为公司在外市组织了一场农科专家培训会。一方面总策划无非联络协调,数百人会议只有两人工作,我根本无任何资源调配能力,一元钱诸等小事层层决策效率极低;另一方面培训会召开之际,我被公事召回,公司唯恐我接触专家,拓展人脉,可谓做事用尽,获利不享。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人心叵测,明主难求。历史不会重复,只道惊人相似罢了。

2.我们以智慧农业系统为主题参展,无非你方抬台,我方唱戏。领导重点讲了一小时公司产品宣传,其余诸事不理。于此,我想到了做事逻辑,我们应该按照时间、地点、主题、展位布置、产品展示、后勤保障,策划人员支持、技术人员支持、商务采购支持、后勤保障支持这两条线来梳理工作思路与安排人员分工?还是围绕主题的诸事不理,大家一心一意只考虑我们如何植入公司产品宣传?这样的会议令人思路混乱,做事没有头绪;这样的做事方式,除了产品宣传,涉及智慧农业系统事务必定预埋了无人管理和推三阻四的真空地盘。

3.明确责任分工很快,大部分事务基本由外包团队完成,部门工作人员负责把关,值得注意的是外包团队采购工作需要协调领导解决。我部主要负责宣传册文字工作,缘由专业不相关与主题不明确,我已联络他部人员再次开会定调;展会如何突出亮点,我想不外乎两方面。一是提升公司预算,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。去年我们参加农博会,友商展示智慧大屏田间作物生长环境监管系统、根茎自动补水滴灌、无人机自动农药喷洒等,我们用饲料口袋与喷绘广告展示种子与拖拉机,领导说太低端,巧妇如何作无米之炊?二是回归主题之下如何开展产品宣传无缝融入,这一课题需要时间与人员研究,否则一心突出产品,智慧拖拉机之事便可能出现。

人来人往

下属向我提出离职。事务繁多,我们简短聊了几句。一是我建议她找好新工作再走;二是她不再从事本行,离职事宜能否尽快处理完毕,她近期报了培训班。

公司长期对我部门战略收缩,业务利润价值论至上,人文关怀情感缺失,员工离职意料之中,出乎意料大家居然坚持了两年之久。

下属离职,我一般简单过问去向,其余之事视若无睹。部门处境,大家谁不清楚?离职理由无非钱少事多。我没有回答她,离职事宜多久能够处理完毕。按照规定,申请离职一月自动生效,她竟不知?她只不过是想早日离职参加培训,谁管公司需要时间招聘新人填补空缺?人性都很自私。最后,我建议她单独咨询行政人员,离职管理不是我的职权。我把球做给别人,也是为了给部门业务管控预留一个区间。

我本想建议她再认真考虑考虑职场规划,人上了年纪改行不易,一个培训班能培育什么职业高手?现今经济下行、内卷严重,她可能不知道现实社会多残酷。再者,其家境一般,平时工作也不用心仔细,安排之事推三阻四,改行未必有大成,职场困境同样难以跳脱。我见她去意已绝,只好随人去吧。伤感落寞,我突然想起一个月前的人员优化会议,她今日之离职或许就是我们明日离开的预演。

与此同时,我非常担心她离职导致寒蝉效应。缘由部门权重降低、业务杂乱、绩效减少等近况,员工离职意向暗流涌动,只要有一根导火索随时即可引爆。我得尽快着手招聘新人,一方面安抚员工因工作量失衡产生负面情绪;另一方面,保证部门团队兵强马壮,防止我部门分担其他部门杂事,顾已失彼。于已而言,本职业务才是我们永远的核心。

我向领导汇报此事。领导问我团队军心是否稳定,部门是否需要招人填补空缺。一是团队军心,我曾多次过问成员想法,无一问答。现今工作层层加码,收益较低也不见增幅,谁有忠诚之心打拼,打工对于大部人而言,只不过是一份不想拥有太多责任和大局观的单纯工作。二是我已计划招人填补空缺,领导表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招人之事尽快落实。

招聘职位挂网多日未见成效,一人有意却爽约未至,这似乎大部分企业困境,一方面要求用人成本低廉,另一方面要求人才技能品行完美。

翻看简历库,我无意发现几位现同事与旧同事。现同事准备离职,每个人都在默默自我盘算,职业规划、薪水待遇、工作环境,我们何处安放;旧同事正在找工作,两三年更换四五家公司,跳槽加薪、寻求刺激不愿重复,还是工作干得不开心。我们得到了什么?

或许优秀的人才会漂泊。不习惯人来人往,我似乎已经老了。

结果不会陪我们演戏

我接手招聘工作的后遗症尽显。一个人精力始终有限,工作量增加,做起事来就慌慌张张。一份技术方案多处错误,幸亏同事把关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至今,我还心有余悸。一方面,低级错误不应该犯,文本要多检查;另一方面,人事招聘虽让人分心,当初检查文本之时,我为何刻意跳过已经意识到应该仔细检查的细节?面对熟悉的工作,我有些轻视与疏忽,或者遇事繁多心神不宁,做事不够稳重。以上缺点,我需要改正。

隔天,我与下属聊起此事。她大吐苦水。

一是我和她都分担了不少其他部门的公事,我们都有许多共同疑问。1.公司其他部门兵强马壮,本部门可以内部解决的事情,为何硬要推给我们?2.公司对待我部的看法?我部到底是不是可有可无?公司分派其他部门任务给我们时,我部的存在感与尊严近乎全无。总之,这个话题很伤人。

二是为何领导总爱摊派任务给我们?她埋怨同事给领导的定式印象:非常清闲。领导多次看见我部职员工作期间玩手机(她多次善意提醒被同事无视),我们因此受累。

1.我有愧责。职员工作期间玩手机,我未予制止。一方面,过度柔性管理确实存在问题;另一方面,以目前公司待遇安排,我确实难以平衡替换员工导致的时间成本与经济利益损失。此谓两难。

2.我曾提醒他们,工作空闲可用于自我学习提升或者分担一些同事的工作(这样总比被误解清闲要好)。也许有的人天生无大志也无近忧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他们喜欢被支配,当然30岁以后可能还要承担失业风险;分担工作,当然这辈子更是不可能的了,我给下属稍微一加码,他便问我好久加薪,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时代,有时候你自以为你什么事都可以做(只要钱到位),其实你可能什么事都没有开始做。

三是她常年接受领导摊派任务,不管白天还是黑夜,不管上班还是休假,不管本职工作还是其他任务。她说她累了。为什么工作越来越多,绩效奖金却越来越少。我经常听领导表扬她,风雨无阻,工作随叫随到。不知为何,打工人的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越来越难平衡。

月末,我本以为部门业务稳定,岂料下属自作聪明,偷工更改流程,增减产品失当,导致公司多个服务业务内容输出延后。与此同时,招聘工作效果不佳。多向度的事情顾及,令我疲惫的一点小事都不想干。幸运的是,客户随后对产品进行调整,我们可以延后交付(起初我也预留了足够时间便于应对)。

翌日,自我反思。为何我会如此疲惫?一是公司没有地方午休,人上年纪,身体衰老感愈发明显;二是我们如何看待工作对于社会的价值?我们如何在工作中长期保持活力?自我坚持很重要,社会广泛认可、领导重视激励更重要;三是偷工暂且不咎,懒惰人之常情,发扬工匠精神才难能可贵。

我要保持激情。我要努力学习。谁让结果不会陪我们演戏。

庖丁解牛

领导让我安排人员做招聘工作。我部专攻业务,八竿子打不着,此举令人诧异。人事招聘本有专职人员,为何突然扔给我们?人事专员表示诸事繁杂,暂无精力应付。

这其中包涵几层含义:一是人事专员业务繁忙属实,领导分解之;二是人事专员业务繁忙属于表演,领导心知肚明,为不破坏大局,充当和事佬。

逆向思之。一是不论人事专员繁忙与否,业务分解应该具备科学合理性,领导全局管控业务是否考虑业务内容专业性倾向,过度充当老好人是否有利于企业管理?领导为何不采取如下方法解决?1.减少人事专员非专业性工作,分担公事之人尽量顾及专业倾向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效能更高;2.招聘专业人员解决事务繁多问题。谁不知道第二点是灵丹妙药?回归现实,大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,一人身兼数职比比皆是,我们安排工作是否注重了内部管理平衡?

二是领导经常安排杂事给我部,导致职员逆反心理严重。1.职员对部门权重地位丧失信心,为何繁杂诸事都扔于我部?不安排给其他部门。难道我部本职业务对于公司毫无用处,近似可有可无;2.我部地位特殊?为何承担如此之重,一份钱一份工的思想会对业务质量产生消极影响;3.安排杂事的频率与业务量级如何把握不好,影响部门本职工作质量,责任由谁承担?这个问题常常容易被管理者忽视。

意料之中,下属拒绝我安排的人事招聘工作,顾及大局与人员成本,我独自承担了招聘工作。

缘由项目亟需人员实施,招聘之事,各部门都极度重视。但见一周之内上门应聘之人稀少,数位领导过问不言,人事专员更是急授我招聘经验。应聘人员是否在职、技能适配、工作经历、薪资期望、通勤距离长短、性别、主动出击招贤还是等待人才投递等诸多维度,我早已了然于心,出于尊重勉强应承。

一是诸多思索考量之事,耗费心力时间,并不是所谓三言两语便可解决,术业有专攻,任何工作都不应被小视。本人身兼数职,本业他业,顾已失彼,难免效率低下。

二是企业节约成本。提高效率不难,一人一职,招聘专业人员即可,此乃企业节约成本所致。同时,为何应聘人员稀少,追寻根因,还是企业节约成本为核心。招聘低薪多能,职场屡见不鲜。为何现今很多企业不愿意储备人才。1.人员流动性大;2.直接高薪招聘人才更节约成本;3. 企业无沉淀,没有经济实力。

三是招聘过程中,其他部门领导经常指点,不禁疑惑。1.招聘是一项复合事情,涉及专业技能或许本部门人员更加熟悉,为何各部门不单独安排人员承接,一个后台,各自进行?公司体量不大,各司其职,应付不难。2.个别部门领导交待一句需要某种人才,招聘需求下文全无(我非专职亦非其下属,不了解具体需求),令人不解。企业管理人员都是甩手掌柜,中间办事之人空心,如何良性发展?做为管理者切记,交待事情有内容,安排事情有实施。你以为的理解或许并不是别人能理解,公事猜来猜去不是办法。

如何分解,庖丁解牛。